发布于 

“沣镐思享”思政研讨会-第2次

主题《后真相时代如何求真?》

时间 2023.10.13

  1. 开放问题
    1. “在您看来,什么是’后真相时代’的关键特征?”
    2. “您认为在这个时代中,如何最好地验证信息的真实性?”
  2. 情境问题
    1. “根据您将来打算从事的职业,谈一谈如何确保后真相时代您发布的信息仍然可信可靠?”
    2. “当您在社交媒体上看到一个有争议的信息时,您会采取什么行动?”
  3. 对比问题
    1. “相比于传统媒体,社交媒体在’后真相时代’中的优势和劣势是什么?”
    2. “您认为事实核查工具(技术手段)对求真有何帮助?”
  4. 个人经验
    1. 您曾经遇到过信息误导的情况吗?您是如何应对的?”
    2. “您有哪些方法来帮助大家更好地辨别真假信息?”
  5. 展望未来
    1. “您认为未来信息验证的方法会如何演变?”
    2. “在后真相时代中,教育领域需要做出哪些改变?”

我的准备材料

[一] 后真相时代的特征

定义

百度百科:所谓**后真相**,是指忽视真相、不顾事实的委婉说法。是“事实胜于雄辩”的相反,即是“雄辩胜于事实”,意见重于事实,立场决定是非;人们把情感和感觉放在首位,证据、事实和真相沦为次要(甚至毫不重要);一个人说谎,不再是为了瞒骗,而是巩固目标群众的偏见,换取共鸣与支持。

维基百科后真相是指一些人为了自身利益,无视客观事实,盲目迎合受众的情绪与心理,使用断言、猜测、感觉等表达方式,强化、极化某种特定观点,攻讦抹黑对手,或博取眼球效应和支持率。

《纽约时报》将“后真相”定义为“情感及个人信念较客观事实更能影响舆论的情况”。

核心特征

后真相 情感及个人信念相比客观事实更能影响舆论

值得注意的是 后真相时代,真相并没有被篡改,也没有被质疑,只是变得次要了,网民相比相信真相,更加相信感觉,只愿意去听、去看想听和想看的东西。客观事实的陈述,往往不及诉诸情感和煽动信仰更容易影响民意。

[二] 后真相时代舆论呈现的新特点 引自M2-1

  1. 舆论主体的转变使得后真相时代的舆论更具突发性、动态性

    1. 典型例子2016美国大选

      主流媒体“一边倒”地支持希拉里,所有预测机构严苛地按照数据分析的程序进行大选结果预判时,希拉里的大选优势却在一瞬间就被逆转。与其说是特朗普战胜了希拉里,不如说是社会化媒体的舆论波影响了网民的认知、态度和行为,舆论的动态变化已令传统媒体无法掌控。

    2. 还有 2016英国脱欧

  2. 观点先于事实,理性讨论让位于情感诉求

    例子:2016 年出现了 “罗一笑,你给我站住”引发的新闻事件,在整个事件的发展过程中舆论数次反转。····

  3. 以戏谑和狂欢表达为主,热点议题转化速度快

    以戏谑和狂欢为主的表达方式使得人们在发表言论时大多缺乏理性沟通的基础,更愿意凭借自己的主观臆断去判定新闻事实,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对新闻事实的“曲解”和“重塑”。

[三] 微信谣言传播机制-传播学角度 引自M2-2

一、传播路径

  1. 谣言传播符合幂律分布:80%左右会自动消解

    任何一个谣言都有其制造、传播、高峰和消亡(或反复)的四个阶段,只是在本文中选取七类谣言对其转发次数的分析发现,不同类别的谣言出现转 发 峰 值 的 情 况 不 尽 相同,但每个类别的中都存在相似的情况,即只有其中20%左右的谣言会获得一个不断转发和重复出现的机会,80%的谣言会自动消解,甚至也不会再重复出现

  2. 60%的谣言会在一周内消亡

    对网络谣言的活跃期进行时间统计可以得出,由于各辟谣平台和当事人的及时辟谣,60%的谣言活跃期都在7天以内,因为有近20%的谣言会反复出现,没法统计所有谣言的活跃周期,但也一定程度上说明谣言横行的一种错觉不是谣言的数量很多,而是谣言由于人们加入的社群的数量增多,而变得很容易被遇到,显得频度很高罢了。

  3. 嵌套传播:与传统社会人际网近似的圈群化传播

    网络谣言在传播结构上最大的变化是圈群化传播,圈群化是和传统社会人际关系网最为接近的网络结构,是最适宜谣言传播的结构。网络谣言在一个圈子内部传播,会被信息桥结点(谣言搬运工)转发到其他圈子,出现了圈子之间的嵌套、连接进而会产生情绪共振和情感共鸣(李彪,2013),会在整个虚拟空间形成一种群体的压力,传谣的氛围至此形成.

二、传播节点

  1. 造谣者以草根账号为主

    在公众账号制造的谣言中,90%以上是“个人账号”制作和传播的,即为初始信源,而在信息推送和传播的过程中,个人账号推送的信息无论在呈现方式和打开阅读的形式上与认证机构账号基本一致,这造成了很多易感人群(尤其是新媒体素养相对不高的中老年网民群体)误认为是与传统媒体一样公信力的认证账号推送的。而个人账号由于各种动机为了赚取眼球或者耸人听闻,故意造谣、传谣,而为此付出的代价成本较低.

  2. 谣言信源的唯一性

    网络谣言和真实信息在传播节点上最大的差异在于网络谣言的信源追溯具有唯一性,而真实事实的信息源则相对多元,毕竟事实发生时会有很多的目击者或者亲历者,真实信息的传播是以无影灯效应而建构真实的,而网络谣言由于是主观为之,是一种“创意的真实”,信息源只有一个,与真实信息的多信源相比很容易从中被鉴别。

  3. 谣言“搬运工”:中老年群体尤其是以女性为主

    谣言之所以能被传播与扩散,离不开另外一个重要的信息桥结点,即谣言的“搬运工”,将谣言从一个圈群通过转发和发表朋友圈而影响更多的“未感染者”。虽然动机不同,但根据以往的相关研究,谣言“搬运工”多以平均年龄在50岁以上的中老年女性为主(李洁,2017),这类人群具有以下特征:新媒体素养不高、对谣言的真实性鉴别力不高,但因为多扮演妈妈、奶奶、外婆等社会角色,经常转发一些有关生活常识、社会安全等相关的网络谣言。

三、传播特点

  1. 加冕与祛魅
  2. 事实让位于立场:谣言传播的逆火效应
  3. 圈群化传播使得可视化带来负效应
  4. 圈群化传播带来的延时机制
  5. 谣言传播的少数群体情绪启动效应

四、政府方面-网络辟谣的举措与路径 引自M2-2

  1. 变被动为主动:辟谣关口前置化

    在网络辟谣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难题,即谣言发布时阅读者众多,辟谣时很多人看不到,形成了传谣与辟谣的信息曝露不对称现象。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成熟,网络辟谣越来越呈现出新的发展方向。

    1. 利用大数据技术鉴别谣言信源的唯一性进行有效锁定。根据谣言传播的信息源具有唯一性的有效识别特征,通过大数据回溯技术,可以准确将网络谣言进行有效识别,进而进行传播干预。只有在谣言产生于传播初期就能够将其识别,才能将谣言的危害降至最低。

    2. 充分利用谣言的传播时滞性。网络谣言从核心地区向边缘地区、从核心人群向边缘人群的传播有1~3天的时间周期,因此生活在北上广的人们经常发现其在三四线城市的父辈传回来的谣言是几天前的。因此网络谣言需要抓住这个传播时滞期,及早切断传播路径,实现网络谣言预警的主动性。

  2. 变内容识别为圈群识别与情绪识别:为重点人群画像

    1. 要对公共账号进行认证身份的明确标示。在很多网络谣言的传播中,由于均是公号推送,很多易感人群没有区分公号主体是否被官方有效认证的能力,结果造成很多个人账号也滥竽充数。因此,需要加强公号主体对传播内容的认证标示,并将之作为一种基本识别谣言的科普性知识进行推广,虽然微博的加V认证策略一定程度上使得网络空间出现了明星围观模式,但对快速形成明星影响力和有效规范明星的言论责任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2. 要分析谣言节点的社会网络结构。信息接收者仅通过内容很难识别谣言,而信息发布者属性和网络传播属性能显著提高信息接收者的识别率。因此需要引入更多的辟谣识别变量,这也是人工智能所具有的基本功能,强化每个节点在最活跃的几个圈群中的社会结构和社会角色,进而对在谣言链条中的角色进行有效识别。再次,构建信用分级的造谣者、传谣者和易信谣者数据库。网络谣言的治理从根本上讲是对人的治理,对人的治理要考虑针对性和精准化。按照谣言传播链条的角色和地位,可以将之分为造谣者、传谣者和易信谣者,并对之进行传播信用等级的评估,类似于征信体系。并在账号主体明显的位置上予以标识,对信用等级较低的账号进行预警,一旦用户点开其传播的信息,自动预警提示。

    3. 警惕“谣言营销”现象的蔓延。在很多谣言传播的背后是是一些营销号为了经济利益而进行造谣,甚至将“谣言营销”堂而皇之地作为一种营销伎俩。转发量高的微信可以增加粉丝,超过5万粉丝,就可以获得广告收益,一个拥有5万粉丝的微信号,一条微信的价格在1000元到2000元不等,粉丝量超过10万,微信价格可超5000元,至于坐拥50万粉丝的微信大号,一条微信的售价可卖到上万元(樊伟宏,2015)。同时,微信的转发量和阅读量也和广告费用挂钩,这就是不少公众号挖空心思造谣传谣的真正原因。

  3. 各自为战为综合治理:网络辟谣的社会化

五、媒体方面的一些西方经验 引自M2-4

1. 坚持核实原则

事实核查新闻(fact-checking news)作为一种新的新闻样式,日渐成为辨识虚假新闻(fake news)和监督公众人物的有力手段。虽2016年美国大选将“后真相”推向了顶峰,但“多家新闻机构及时跟进事实核查,流量和合作需求翻倍,堪称该领域发展的历史性时刻。”不仅如此,近十余年,遍布五大洲50多个国家的由非专业新闻人士组成的事实核查团体,致力于核实政治家和公众人物的言论及媒体报道。(周炜乐、方师师,2017:p.33-42)

2. “透明性原则”及实践

透明性原则”为比尔•科瓦齐(Bill Kovach)和汤姆•罗森斯蒂尔(Tom Rosenstiel)在《新闻的十大基本原则》一书中所倡议,受到学界、业界及公众的重视,被引入教科书和行业规范之中。“透明性原则”包括“公开的透明性”(disclosure transparency)以及“参与的透明性”(participatory transparency)两个方面,“前者指的是新闻生产者是否对新闻制作过程保持公开,包括告诉公众事实来源,向公众展示已经在报道中囊括一切有关的利益团体,而后者指的是使公众参与到新闻生产过程中来,包括允许公众对报道内容有所贡献,使用‘用户生成内容’等。”“它要求将公众纳入到新闻真实的建构中来,矫正和对抗报道者自身的主观偏见,实际上并没有否定客观性的理念和原则。”(Karlsson,2010;Hellmueller & Poepsel,2013,转引自夏倩芳、王艳,2016:p.97-109)“透明性原则”强调开放和诚实,作为一项职业道德规范逐渐被专业新闻工作者所承认,是在新媒体环境下对客观性的有力推进。

[四] 杂项

社交媒体的属性充分刺激了人们的需求,释放了人们的欲望,满足了人们在传统媒体时代无法实现的信息传播、意见表达以及社交需求放大了“坏的主观性”。引自M2-4

[五] 我的其他想法

  1. 成因方面除了众多论文中提及的,可能还有这些论文作者由于年龄原因认识不到的地方

    曾有一段时间各地考试题型改革时,一些学科的主观题从唯一标准答案转向答案不唯一,能自圆其说即可。这个本意是好的,但是开始改革时可能由于缺乏经验和步子过大等原因,出现过一些题目:从理性上讲应该答案唯一,但实际怎么说都可以,只要闭口不提对观点不利的证据,找到支持观点的例子的情况即可。

    我觉得可能这里对特定年龄(即当时正遇到改革)的一部分人的思维模式造成了一些影响,算起来最早接触也是平时刻意加强相关题目训练的一批人,近几年正不断进入社会,或许有一部分参与了新闻媒体等工作。

[六] 搜集自知乎的其他资料

  1. 来自知乎:上杉绘梨香

    1
    所谓“后真相”,不单单只是说谎的委婉说法,而还指忽视真相、不在乎事实的谣言,以各种似是而非和断章取义的言论,把真相放在强调的先后顺序后面,最终达到弄假成真的效果。现今后真相除了媒体也深入政治,是“事实胜于雄辩”的相反,即是“雄辩胜于事实”的价值观成为社会的主流,主观意见重于客观事实,立场决定是非,不同派系的人被划入群体塑造对立;人们把情感和感觉的评论放在首位,评价证据、事实和真相沦为次要(甚至毫不重要),各种角度断章取义的解读,偏激的价值观越来越多;政治人物说谎更具巧思,不再是为了单纯瞒骗和蒙混事实,而是巩固目标群众的偏见,换取共鸣与支持。此外,主流媒体的政治偏见与信息的传递过快,民众及政治人物不再信任媒体的报导,社群媒体中人人都能成为新闻创作者,各种片面的言论难以求证,是造成后真相政治出现的部分原因。
  2. 来自知乎:乌托邦与你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后真相反映的是当今的一种典型状态,即“客观事实的陈述,往往不及诉诸情感和煽动信仰更容易影响民意”。或者说,今天的人们不再追求事实与真相,而是容易被各种情绪、情感所煽动。造成称后真相现象的原因复杂,有社会结构经济利益因素,也有媒介技术发展变化的影响,当然也与人们自身的认知、态度形成的机制相关。后真相时代所蕴含的民意的不理性不单单是当前时代所独有的,而媒介技术发展变迁所带来的社交媒体平台,使民意的不理性被摆在了台前,成了后真相现象的展台。典型的内容分享型社交媒体平台微博就是后真相现象的聚集地之一。今年男明星吴某的涉嫌性侵事件、ID拜拜啦人间自曝强奸案件引起舆论哗然,随着事件整体的明晰,用户的舆论风向千回百转,无不展现着后真相时代的理性缺失。

    一 后真相现象与专业媒体

    (一)专业媒体应该避免成为情绪化信息解读源头的情绪化信息发布源头。网络传播环境下技术使得个体发布信息的成本大大降低,各式社交媒体平台又使得公众拥有了多样的传播平台可以选择,这些都促使大众新闻的繁荣,专业媒体在信息源的掌控上逐渐失去了优势地位,很多新闻往往是事件相关的个人最先爆出,媒体再去跟进,而个人所发布的信息本身就带有强烈的主观情绪、态度,并且真假难断。同时社交媒体平台的碎片式表达模式,使得很多新闻在产生之初内容就是不完整、片面的。而一些媒体为了追逐热点,以新闻的时效性为借口,跟进发布这些片面的信息,甚至罔顾中立,公平的原则,在事件尚未明了时就大肆评论。

    (二)后真相时代媒体应坚持新闻专业主义,加强对信息的审查,对舆论的引导。面对信息源的多样和非专业的个人所夹带的情绪化的信息,专业媒体在跟进相关事实之前应该对相关事实进行严谨的求证,并以客观中立的态度来报道。流量时代追逐热点是一个常态,而专业媒体人更应该在追逐热点和新闻的整体真实性上做出平衡,切不可为了追逐热点片面的报道评价事件。在引导舆论方面,事件尚未明朗之时除了客观报道事件外更应指出事件尚未明了的现状,引导舆论理性看待事件。

    二、后真相时代与社交媒体平台

    (一)社交媒体平台—情绪化碎片化信息的生成传播平台。社交媒体平台由于其本身传播特点容易引起病毒式的传播,这使得一些热点事件在整体情况明朗前,片面的情绪化的信息就已经广泛传播。而出于对用户注意力的吸引的目的,很多平台也刻意用片面的刺激性的标题来吸引用户,比如各平台的热搜榜,信息推送标题往往都是带有强烈情绪暗示的。

    (二)社交媒体平台应加强对信息的审查,完善用户举报的功能,提供事件发生的整体进展。许多病毒式传播的信息往往是一些自媒体,别有用心之人出于利益因素而编排的。在一些事件的发生过程中,社交平台上存在一些极端的用户,对意见相左的其他用户恶语相加或集群进行网暴。作为公共话语空间的社交媒体平台有责任保持公共空间的秩序,对于煽动激化群众情绪的恶意信息应该加强审查和管制、完善信息举报审查机制,使各种合理的意见得以表达。由于网络平台信息的海量,很多被片面信息吸引而来的群众无法准确了解一些事件的全貌,平台应该运用技术手段,使相应事件的进程、相关内容聚合在一起,方便用户了解事件全貌。

    三、后真相时代与个人

    (一)借事件表达情绪观点的个人和相对匿名下的乌合之众。许多事件在整体明晰前就引发了大量的讨论,这往往是由于事件本身激起了利益相关的个体的情绪。比如ID拜拜了人间强奸案件,引起了关于女性在强奸案件中维权困难的广泛讨论。但这些问题并不是事件出现才发生的,有些问题积病久已。而另一些人在参与讨论的过程中纯粹是相对匿名状态下的情绪发泄,他们煽动对立,在网上肆意攻击谩骂意见不同的人。

    (二)不做情绪的奴隶,提高媒介素养关键是理性思考和开放包容的心态。后真相时代事件的整体浮出水面需要一定时间,个人在面对海量信息时要加强理性思考不妄下判断,开放包容的接受不同的声音。在理性思考的基础上表达自己的观点,和他人进行交流是个人为正确舆论形成所能贡献的力量。

    后真相时代表现为民意的理性缺失,却有着纷繁复杂的形成机制,改变这一现状需要个人、媒体、平台的多方发力。


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均采用 CC BY-NC-SA 4.0 许可协议,转载请注明出处。